由電影《失憶的總理大臣》看真實的日本政府

Jyue_yu
Jun 26, 2020

日本喜劇電影《失憶的總理大臣》,透過虛構的故事情節,講述支持率僅有2.3%的「糟糕」總理,因為被抗議民眾丟擲石頭導致失憶,而後改邪歸正的故事。

《失憶的總理大臣》拿下2019年日本電影票房排行榜第9名,為年度票房唯二部原創劇本真人版電影。日本國產電影以漫改、動畫、電視劇電影版為大宗,在此之中《失憶的總理大臣》特別引人注目,日本社會看似和平,為什麼出現一部具諷刺意味的電影?或許可將此次COVID-19安倍政府一連串慢半拍的決策視為解答。

《失憶的總理大臣》預告片

電影中,黑田總理失去記憶,忘記老婆小孩姓名,也忘記自己是一個總理。透過一個全新的身分,他察覺自己沒有善盡總理的責任 — — 以人民利益為優先考量,反倒成為一個自私自利的總理。電影中期,雖然黑田的記憶已經恢復,但他持續假裝失憶,並找回學生時代的老師,重新教導他何謂「政治」。從此洗心革命,希望成為一個「好總理」。

電影劇情對照COVID-19疫情肆虐全球的當下,人民無不注目著自己國家的政府如何對抗疫情,並協助人民度過難關,但安倍政府慢半拍、緩不濟急的防疫政策,備受日本網民批評。朝日新聞公布五月份安倍內閣之民調,來到自2012年安倍執政以來的新低點。

2020年對於日本來說,是極其重要的一年。東京睽違57年,再度獲得夏季奧運主辦權,歷經311地震帶來核災與海嘯,日本人滿心期待奧運能夠帶來新氣象。然而年初爆發疫情,不只亞洲地區,甚至歐洲與美洲都出現大量感染及死亡病例,三月國際奧委會與日本政府聯合聲明,2020奧運會不改名,但延期至2021年夏季舉行。

政治參與度低的日本年輕人

相較於臺灣-一個「不正常國家」,擁有主權、地位未定議題,以及內外夾攻的中國威脅勢力。日本擁有實質主權,為國際上普遍認可的國家,但日本多數民眾對政治冷感,比起亞洲其他國家,極少自新聞版面看見日本發起重大事件集會遊行。即便反核議題頗受到重視,但參與者仍以老年人為主。

自此篇作者與日本學運老年對談過程提及,日本民主化過程並非經由市民與政府交涉,或流血衝突產生※。源自於日本二次世界大戰戰敗後,美國將憲法與民主塞給日本,從此天皇下放權力,日本成為與西方國家一樣的民主國家。

而日本人重視團結,不鼓勵個人特立獨行或發表不同意見,有一個日本用語「讀空氣」便是要人學會察言觀色,不做出與他人不同的舉動。再加上長時間通勤、高時數,種種內外環境下因素,個人事務成為第一優先,使得人民不再費心神於政治活動。

※註:
韓國
1979年軍人全斗煥發起政變掌權,開始實施獨裁體制,使人民產生不滿。1980年光州民主化運動造成大規模抗議事件,雖然並未成功推翻全斗煥政府,但成為韓國民主史上重要的里程碑。而後在選舉考量下,繼任接班人盧泰愚發表「629宣言」確定總統選舉制度,及自由權利保障。
臺灣
1979年發生美麗島事件,1980年代出現大量黨外雜誌,吸引知識分子投入反對運動,挑戰國民黨統治權威,直至1987年解嚴,1990年野百合學運,學生發起靜坐抗議,要求廢除國民大會,1996年總統首次民選,臺灣逐漸走向健全的民主體制。

2019年(令和元年,R.1)日本在同一天舉辦統一地方選舉與參議員選舉,但年輕世代投票率僅有三成。遠低於全國投票率48.8%。投票原本是希望讓人人都有參與公眾事務的管道,在全國投票率偏低的情況下,轉變為由「少數人」決定政策方向。50歲以上人口,平均投票率約為50–60%,18–39青年人口投票率越來越低,在社會已經呈現人口老化的情況下,政治人物相對越來越不重視青年政策。

來源:https://www.soumu.go.jp/senkyo/senkyo_s/news/sonota/nendaibetu/

與此同時,臺灣總統大選自1996年至2020年已經舉行7次,歷年來整體投票率都在70%以上,只有2016年投票率最低來到66.2%,但當年20–39歲各年齡層投票率都在55%以上。與日本投票率相比,臺灣的整體投票率及年輕人參政率相較之下皆高出許多。

來源:https://www.ettoday.net/news/20200112/1622996.htm
2016年資料。來源:https://udn.com/newmedia/election2020/youth/

COVID-19疫情下日本政府的政策

這次來勢洶洶的武漢肺炎疫情,臺灣自一月底開始宣導武漢肺炎的通報定義,有旅遊史的民眾須自我健康管理14天,有相關症狀也必須主動通報。禁止口罩出口外,於二月開始實施口罩實名制政策,避免民眾大量囤積,造成恐慌,也確保所有人都能購買到口罩。截至2020年六月底,臺灣保持模範生姿態,未出現群聚感染案例,累積確診案例(至2020年6月21日)446例中,僅有55本土案例。

亮眼的表現受到其他國家的讚賞與效法,口罩外交政策也持續為臺灣提升關注度。

而日本政府又有什麼樣的防疫政策呢?

日本自一月底出現第一例武漢肺炎感染病例,期間安倍政府「佛系防疫」,未有特別的政令宣導。二月底,日本確診病例達119例,多例為感染源不明,推測已有群聚感染狀況發生。4月1日政府宣佈「每戶發放兩個布口罩」,希望減緩民眾買不到口罩的焦慮感。但顯然沒有考慮到一家超過兩個人,以及一般布口罩其實無阻隔病菌傳染效果。

來源:https://www.storm.mg/article/2540416

4月7日安倍針對東京、神奈川、埼玉、千葉、大阪、兵庫、福岡發布緊急狀態宣言,要求民眾停止上班及營業,但不具有強制力。4月16日宣布擴大全國實施緊急狀態,由原先東京、大阪等7個都府縣,擴展到全國共47個都道府縣,將持續到5月6日。

配合政府宣導盡量不外出的政策,歌手星野源在Instagram上傳「うちで踊ろう」(在家跳舞吧),邀請大家後製影片與他合唱、伴奏等。獲得許多藝人及民眾的響應,紛紛在社交軟體上傳相關影片。

星野源Instagram發文
高畑充希響應「在家跳舞吧」

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也自主響應,於Twitter上傳在家優閒看書、喝茶的影片,卻造成反效果,被鄉民們大肆攻擊「首相太過悠閒」,有些人認為在國家危急時刻,這不是首相應該做的事。隨後,星野源也在Instagram上澄清,首相方面並未向他本人或公司聯繫、接洽,影片與其他自發性上傳相同,並無合作一事。

安倍晉三Twitter發文

另一方面,臺灣的數位政委唐鳳,也在日本掀起一股討論熱潮。由於發想口罩地圖等政策,方便民眾隨時查看可購買的口罩數量,受到日本人青睞,花費大篇幅報導這位「天才IT大臣」,同時發洩買不到口罩的情緒。

政府與人民間的權力關係

民主體制,是由人民將權力託付給政府,使其得以制定符合人民期望與需求的政策。但是當政府無法回應人民的期待,同時人民也對監督政府感到無感時,如同原本位於天平兩端的東西失去平衡。

所以當我看著《失憶的總理大臣》,總理失去記憶後,對於自己過去的作為感到不認同,進而改變時,總覺得這部電影把失能的政府拍得太好笑了。日本社會大眾真的憤怒嗎?是否因為感覺無力改變現狀,所以將民眾向總理丟石頭的劇情寫進劇本,期望政府有天能「覺醒」呢?

參考資料:

--

--

Jyue_yu
Jyue_yu

Written by Jyue_yu

珏和魚逼自己寫作。since 2020/03/18

No responses yet